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生资助- 规章制度

北京理工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

北理工发〔2023〕15号

第一条 为规范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 准资助,公开、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 学业,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 财〔2018〕16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校正式注册接受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以 下统称“学生”)。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本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能力难以 满足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基本支出的学生。

第四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平,以学生家庭经 济状况为主要认定依据,确定合理的认定标准;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准 确、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公平透明与保护隐私相结合,严禁让学生当众诉 苦、互相比困;坚持积极引导和自愿申请相结合,既要引导学生如实反映家庭经济困 难情况,主动利用国家和学校资助完成学业,也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人意愿,遵循自愿 申请的原则。

第五条 家庭经济困难等级认定实行由学生本人申请、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 合的办法。

第二章认定机构

第六条 学校学生工作委员会全面领导、监督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工 作;学生事务中心作为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审核和管理全校经济困难 学生等级认定工作,建档备案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学院成立认定工作组, 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副院长任组长,学院学生工作组成员担任成员,负责认定 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审核本院(系)认定工作。

第七条 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由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代表共同组成的认定民主评议小组,负责对班级自愿提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申请”学生初步认定的 民主评议,并出具评议意见。认定民主评议小组成员中,学生代表由班级民主推荐产 生,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人数按班级人数合理配置,一般不少于班级总人数的15%, 班长、团支书和生活委员等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的班干部一般为固定代表。

第三章认定标准

第八条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工作,参照本年度全国各省低收入家庭测 算及北京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在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突发状况、人 员组成、成员健康状况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平均消费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关注建 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 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 子女以及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的学生。

第九条 严格按照家庭困难程度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做到认定精准。家 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分为一般困难 (B 类)、困难 (C 类)及特殊困难 (D 类 ) 三类 。

(一)认定为家庭经济一般困难(B 类)学生的基本条件:

1.父母一方或双方失业,并缺少经济来源的; 2.父母年龄均在60岁以上的;

3.学生本人或家庭成员长期患病治疗且开销较大的; 4.家庭中老、幼、病、残无经济收入成员多的;

5.孤儿,有“有固定收入亲友”资助的; 6.其他情况导致家庭经济一般困难的。

(二)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C 类)学生的基本条件:

1.家庭人口在5人以上(不含已婚及已工作子女),家庭成员中有两个及两个以 上正接受非义务教育的;

2.学生本人或家庭突遭不幸(如家庭遭遇自然灾害,学生本人及家庭成员突发意 外事故)的;

3.学生本人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需长期支付高额费用的; 

4.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经济条件差,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的;

5.父母离异且未再婚,无固定工作,缺少经济来源的;

6.其他情况导致家庭经济严重入不敷出的。

(三)认定为家庭经济特殊困难(D 类)学生的基本条件: 

1.孤儿、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无直接经济来源的;

2.父母一方或双方大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经济收入少且无资助的; 

3.单亲家庭且无直接经济来源的;

4.城市低保户、农村特困户及艰苦边远地区学生,很少或无经济来源的; 

5.家庭无直接经济来源的残疾学生或无直接经济来源的残疾人家庭子女; 

6.其他情况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

第十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如实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表上 需学生本人(或监护人)签字;学生应诚实守信,如违背承诺需承担相应责任。

如有下列情况,需提供相关材料:

1.建档立卡户、农村低保户、特困供养户、城镇低保户或特困户的学生,孤残学 生、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以及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 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提供相关证件复印件;

2.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因病丧失劳动力,提供县级及以上的医疗单位疾病证明。

第四章认定程序

第十一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必须严格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做到 公开、公平、公正,统筹考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经济困难程度等因素,特别 关注特殊困难学生。

第十二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工作每学年9月份进行一次。学校学生资 助工作领导小组、学生事务中心、学院认定工作组、班级认定民主评议小组,按照各 自的职能分工,认真、负责地共同完成认定工作。

第十三条 学校向录取的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同时寄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认定申请表》。在每学年结束之前,对需要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的在校学生, 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需要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及在校学 生要根据个人情况如实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以证明家庭经济状况。

第十四条 班级认定民主评议小组负责收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 《北京理工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按照学校部署,启动认定工作。

第十五条 班级认定民主评议小组根据学生提交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 本科生手册表》和《北京理工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以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对 照本办法第三章认定标准)、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以及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 情况,认真进行民主评议,初定班级各档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具评议意见,报 学院认定工作组进行审核。

第十六条 学院认定工作组认真审核班级认定民主评议小组评议的初步结果。如 出现异议,应要求班级认定民主评议小组重新评议,并做好更正或解释说明工作。

第十七条 学院认定工作组审核通过后,要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及认定等级 在学院内以适当方式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时应公布有效反馈方式和方法,严禁涉及 学生个人敏感信息及隐私。若有异议,认定工作组应在接到异议材料的3个工作日内 予以答复,对学院认定工作组的答复仍有异议的,可向学生事务中心提请复议,学生 事务中心应在接到复议提请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复议答复经校分管领导批准为 最终答复。

第十八条 各学院按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北京理工大学家庭 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建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数据库,及时更新,动 态管理。

第十九条 学生事务中心负责汇总和复核各学院报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 认定名单,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确定,确定名单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 建立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动态信息库,作为各项资助工作开展的依据。家庭经济困 难学生认定有效期为一年,从公示结束之日起计算,到期后重新确认或认定。

第五章认定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认定申请可以不予批准: 1.月支出费用高于在校学生基本生活学习平均费用的;

2.有高档、奢侈消费现象的; 3.其他不合理高消费情况。

第二十一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享受学校困难资助期间,不履行下列义务,学 校可以取消其认定资格。

1.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不如实提供家庭经济情况的; 2.没有及时告知家庭经济状况已显著改善的。

第二十二条 学生事务中心和学院认定工作组,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不定期随机核实部分已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如发现弄虚作假,一经核 实,取消认定,收回资助资金,情节严重的,学校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第二十三条 各学院要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教育学生如实提供家庭情况,及时告 知学院家庭经济状况变化情况。如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已显著改善,学院和学校应在进 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和后续资助工作中及时做出调整。

第二十四条 学生事务中心和各学院应对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及学 习状况进行监督,并采取相应的资助措施,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学习和生活 水平 。

第二十五条 各学院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学生工作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学校2019年8月25日印发的《北京理 工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 版权所有: 北京理工大学 学生服务中心
  • 中关村校区浴室白楼104  电话:68914396
  • 良乡校区学生服务中心    电话:81384704
  • 育人为本 / 务实温暖 / 专业高效 / 服务一流
学生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北理就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