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朱漫福同学入选国家奖学金全国代表学生名录!予以在人民日报刊登。
经教育部全国资助中心严格选拔、评审,2018年,约5万名优秀本专科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为展示他们的风采,激励广大青年学生,从各省、各中央高校报送的近500名国家奖学金获奖代表中选出100人作为优秀代表进行展示,他们的个人事迹予以在人民日报上刊登。
个人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朱漫福,女,汉族,1997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理工大学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15级学生。曾获三次国家奖学金;校最高荣誉奖学金徐特立奖学金;多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2018年AAM杯国际创新方案设计大赛二等奖;2019年亚洲壳牌节能马拉松赛亚军;2018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北京市“三好学生”;共青团先锋杯“优秀团员”;校青春榜样“品学之星”;三次校“优秀学生标兵”;学院“品学之星”等荣誉称号。
逐梦之旅——我的大学四年
翻开日历,2018的小尾巴已悄悄消逝,在北理的校园里我已经度过三载春秋,迎来了2019年。咦?2019?多么陌生而又熟悉的数字呀。还记得四年前那个知了聒噪的暑假,坚定地将自己的高考第一志愿填报为北京理工大学。那时,便已然幻想在北京生活的种种,幻想自己入学和毕业时的场景。眨眼间,2019年已经到来——这便是我大学即将毕业的一年啊!
四年大学时光,如今想起,全散落成零零散散的记忆碎片飘荡在脑海,朦胧模糊,虚虚实实。四年间,获得三次国家奖学金、多次优秀学生标兵荣誉称号和多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曾在最高荣誉奖学金的答辩舞台上展示自己,也曾在异国他乡的赛场上冲刺翱翔,如今得以直博清华。
想起很多学弟学妹问我:“学姐,你怎么做到的这么优秀?”、“学姐,你这么厉害当初怎么没有去清华?”、“学姐,你为什么要报机械?”、“怎么做才能拿国奖?”、“你怎么坚持下来的?”等等。最开始听到这些问题,我会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回答,觉得这仿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并没有刻意为之。现在,随着大学生活逐渐接近尾声,回顾走过的路,回顾最初的起点,我开始明白,为什么会是这样……
说来惭愧,一直不觉得自己聪明,当初没去清华真的是自己能力不够。至于一个女生怎么就报了机械,回想起高考填报志愿时,也曾一遍遍地翻阅清华大学的招生手册,认真翻看每一个院系的介绍,不知为何就被其机械工程学院深深吸引,心想“本科阶段无缘,那研究生阶段就一定要到那里去!”。于是,坚定地选择了北理的机械工程专业。后来,大概也一直是凭借这股冲劲,一鼓作气。记得最充实的时候则是早上5点多就开始起床,6点多到教室,先学习一个小时,等7点多校园逐渐热闹起来了,再去吃饭。经过一天的上课、自习等,晚上待到图书馆闭馆再回去。而从徐特立图书馆到博雅宿舍楼的南北大路上,也不忘及时回顾所学的知识点。等回到宿舍时,知识点差不多也复习完了,洗洗刷刷,为第二天的安排整理一番之后,便可以欣然入睡。我觉得自己并不聪明,但或许是这不知不觉间将近四年的坚持和勤奋才逐渐弥补了我的愚钝吧,使我有幸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拿到徐奖到现在直博清华,也算实现了入学前的心愿。
很多成功的人,都会借自己没有很辛苦就做出了斐然的成果来彰显自己的优秀与智慧。但我想说,我是真的不聪明,真的觉得很忙碌、很充实、很累才逐步接近梦想的,追梦的路上从来都不是平坦大道。记得大一刚入学时,就听闻了大名鼎鼎的学校最高荣誉奖学金——徐特立奖学金,当时也没有料想到自己后来能够获此殊荣。大二上学期时,曾专门跟老师请假从良乡校区到中关村校区,只为亲身感受一次徐奖答辩的氛围。为了实现自己能在大三拿到徐奖的心愿,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实际生活中,我都在不断为之努力。大二下学期逼自己做了很多事,更加开放与积极;暑假只在家待了3天;为了使中国赛和亚洲赛车队能有个好成绩,顶着烈日、迎着寒风也要不断试车,不断提高自己对车辆匀速的把控;为了使8字小车比赛能有个好成绩,不得不放弃自己对“绝不熬夜”的坚持……
就这样,坚持着、渴望着,接受那些还做得不完美的事情,接受机会不会等你准备好了才开始降临,在忙碌、疲倦、焦虑、奔波中,迎来了徐奖答辩。在得知自己获得了徐奖之后,突然想起了自己第一次获得国奖的场景——短暂的欣喜之后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与厚重感。我忽然明白,荣誉不是拿来炫耀的,而是永远在激励你督促你,要不断前行,要不负使命,要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非常喜欢歌曲《平凡之路》,觉得很多歌词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每个人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难为口出的辛酸与不易。就像歌词里写得那样,“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想挣扎无法自拔/我曾经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绝望着也渴望着/也哭也笑也平凡着”。或许是对大千世界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望,或许是对“你想要变得优秀,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的努力践行,也或许仅仅是为了实现最初的那个小小的诺言,我尽力在做着,我努力在付出。我自知自己几斤几两,故平生不敢轻言语;我自知自己的目标所在,故不斤斤计较为琐事扰;我就像那野草野花,绝望着但也渴望着。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借用习主席的一句话,“我们都是追梦人”。《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说,“一个人的寻梦之旅,总是以‘新手的运气’为开端,以‘对远征者的考验’而结尾”。我也深知“善始者始繁,克终者盖寡”的道理。新的一年,不求新的开始,只愿继续前行。我相信,幸运是努力出来的;我相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今后,一如我在徐奖答辩的舞台上许下的诺言,我会继续将“求实创新”的理工精神与“严谨认真”的工科态度相结合,做明理精工的科研人员,时刻准备为母校和祖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